两年前,徐汇区湖南街道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音乐街区建设,发布“梧桐乐·音乐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这是徐汇在全市首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街区”的第一步,两年后的今天,记者从昨天按月配资平台举行的“汇聚特色街区 ‘城’就美好生活——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推进活动”获悉,徐汇区13个街镇已经都有了各自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IP。音乐、健康、体育、敬老爱幼、花园、活力、低碳、法治、文化、亲邻水岸、书香、智汇、公益文明……这些个性IP不仅是13个街镇的特色,也共同构建起多元一体、多态融合、多维展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让徐汇走出了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实践特色之路。
在昨天的展示活动中,徐汇区数字宣传员“徐小宣”以一段“特色街区citywalk”AI之旅视频,对两年来的探索历程进行了回顾,现场还发布了徐汇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达人(单位)、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阶段性建设成果,公布了2025年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实事项目清单。
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正在进行的“人民城市 全民实践——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阶段性建设成果展”上,市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徐汇区以资源特色型、服务特色型、文化特色型、发展特色型、治理特色型等5大维度为脉络,以“一街一品”发展策略,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指导13个街区立足街区和所在街道自身党建联建、城市更新、基层治理、民生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的相关做法和工作特点,找准文明实践工作的切入点,把文明实践与街镇重点工作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相互赋能,让众多的“老品牌”在街区焕发出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开展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
例如,徐汇区枫林街道是国内临床医学资源和生命健康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创造了三甲医院集聚度、两院院士密度、生命健康科创浓度三个上海之最,一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街区资源多、需求旺,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惠民实效,便是该街区文明实践的必答题。2023年,枫林街道启动“枫尚·健康街区”品牌建设,汇聚起街区内的大院大所、学校、公园、宾馆、商铺、公共服务阵地等,组织成立“健康FAN·现代街区社群”,将29位两院院士的专家密度转化为民生温度。
又如徐家汇街道,依托14.2万平方米体育总面积、1.491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344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上海体育场等体育地标优势,创建“体育街区”,持续增加体育供给,培育全民健身团队,优化“处处可健身”的良好环境,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五彩斑斓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紧密结合,推出“悦心·活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和“八个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街区特色项目。
此外,在2024年推出的天平街道和凌云街道的特色街区,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思想融入街区发展理念,分别以花园式生态社区环境的构建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为工作抓手,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创建“花园街区”与“低碳街区”;虹梅街道和漕河泾街道分别把产城融合和法治思维融入街区发展理念,打造“活力街区”及“法治街区”,通过组建“社校企”联动社群和“法治朋友圈”引导街区文明实践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通过正在打造的“虹梅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广场”和漕东支路“法治中轴线”文明实践大道,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从2023年发布的《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导则》,到2024年底的2.0版建设导则,徐汇区突出人民城市理念和全民文明实践,提倡人人都是文明的因子,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行动者,推动特色街区建设奔着人心去、聚着人气干、引着人流走。
昨天,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建设又发布了实事项目清单,包括徐家汇街道徐家汇体育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打造项目、天平街道“花园街区”“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文明实践点营造项目、康健街道“多元聚力 创益百花”百花街文明实践与参与式治理项目、田林街道“爱吾家暖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项目、华泾镇AI赋能社区文明实践项目等33个,将进一步为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